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
网站地图     设为首页    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主页  >> 申论资料  >> 热点时评   
热点时评
医改还不到“气派独古今”的时候
http://www.sdgwy.org       2012-07-09      来源:大众网-齐鲁晚报
【字体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近日,卫生部长陈竺在《健康报》头版发表自己所作的“水调歌头”词牌的词,畅谈医改。词中称“喜望神舟揽月,笑谈蛟龙缚鲸,人间舞清影。华夏卫生路,气派独古今”。据称,陈竺此次撰词完全是个人主动所为,报社并没有约稿。(7月8日《南方都市报》)


  官员为文写诗,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。前几年,部级官员韩长赋、孟学农也曾写过古诗和现代诗以抒发感受,尤其是孟学农的《心在哪里安放?》,读来让人动容。陈竺作为一名专家型、高学历官员,突破了谨言少说的官场禁忌,以诗言志,既是传统的回归,也是现代语境下官员个性的释放。因此,陈竺写词畅谈医改,不值得大惊小怪。


  但对于一名官员,人们欣赏的不仅仅是他这首词的意境,更关心的是部长词意中表达出来的对公共政策的理解,是否能够契合民意期待。


  三年医改(2009年-2011年)的成效还是可圈可点的:一是看病贵的“以药养医”正在逆转,国人看病成本有所降低;二是通过财政投入(农村430亿元,城市41.5亿元),在农村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,城市里则布点2382所社会医疗卫生机构,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的问题。按今年6月25日国务院医改办公布的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》,截至2011年底,中国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%,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,比三年前增加了1.72亿。其中,新农合参保农民超过8.32亿人,比三年前增加了1700万人。覆盖全民的医保网已经初步建成。


  但是,中国医改不能只看这些数字。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纠葛着复杂的利益格局,不是仅靠公共投入、制度设计就能一蹴而就的,要理顺其中的各方利益诉求,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改革。目前,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只是实现了初步目标,正在步入深水区。


  就现实而言,初步形成的全民医疗网还不够让人放心贴心。看小病贵的难题是解决了,看大病贵的问题犹在,突出体现在大病报销比例偏低,而且程序复杂;看小病难的问题解决了,看大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,突出体现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,高端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甚至北京、上海等极少数城市,普通百姓要想得到著名专家的门诊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
  今年3月22日,国务院印发了《“十二五”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》,着力在全民医保建设、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突破。其中,公立医院改革是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难点在于,公立医院已经习惯了市场化生存的方式,“公立”名不副实;公立医院要真正回归公益性,必然要限制其市场化生存的空间,这不仅需要海量的公共财政投入,还必须考虑公立医院本身的利益诉求。


  由于公立医院掌控着最大最全最好的医疗卫生资源,公立医院不改革,看大病贵、看大病难的问题就无法解决。这恐怕才是陈竺部长感叹“深渊何所惧,英雄敢渡津”的原因吧。



互动消息